找医院问医生
伊春首页伊春银屑病资讯正文

银屑病病理取材规范方法

更新时间:2024-12-13 20:39:08浏览次数:941

银屑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皮肤病,研究其病理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发生发展规律及影响因素,针对性地制定诊治方案。以下是病理取材方面的规范方法:

第一步,临床诊断明确。在取材前需要对病人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,明确银屑病的诊断。要充分了解病情,包括皮损的大小、位置、分布、形态特点及发病部位等,同时进行全身检查,了解是否合并其他疾病。

第二步,选取合适的取材区域。取材时应选取最典型、最活跃的病灶组织,如皮损中心或边缘等处,避免选择炎症程度较轻或遭受过创伤的部位,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。选取皮肤病患者和正常对照组比对取样,可有效评估皮损病变的程度和性质。

第三步,取材方式规范。皮肤取材应注意无菌操作,清洁取样区域。根据要求取适当大小的组织,在取材前不得任意刺激、摩擦皮肤病灶,以免对病变区域造成二次创伤,影响结果。对于病灶部分,应采用划痕或拭子取法进行取样。

第四步,组织固定和处理。所取皮肤组织标本需经过恰当的固定和处理,保证组织形态结构、抗原特性和微观结构得到最大程度的保留。常用的固定方法有10%中性缓冲福尔马林、琼脂、丙酮等,固定时间一般为6-24小时。固定后分别用酒精逐渐升级和蜡块嵌入,切片并染色观察。需要注意的是,石蜡切片应薄,厚度控制在3-5μm之间,否则会出现困扰观察的伪影。

综上所述,银屑病病理取材规范方法关系到诊断和治疗的准确性和有效性,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之间不断总结和改进,确保取样质量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。

免责声明:

中原银屑病网提醒:任何关于疾病的建议都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面对面诊断,有疾病请去医院及时就医,本站不承担由此引起的法律责任。

Copyright©2023-2030 wozui.com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1042816号-13
声明:本站内容仅供参考,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;部分文字及图片均来自于网络,如侵犯到您的权益,请及时通知我们进行删除处理。